麟源煤业自二季度以来,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紧紧围绕羿神公司“团结奋进,严抓细管,节能降耗,创新高效”的总体思路。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务实、创先争优、吃苦耐劳,使公司各项指标有了显著提升。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抓细管,层层落实,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结合公司实际,重新调整组织机构,对炼焦、备煤、化产车间的重要岗位明确责任分工。从公司管理、生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并制定实施方案。
二是扎实有序推进,做到“三个超前”。即:技术准备超前、生产准备超前、组织准备超前。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了新的生产管理组织制度,坚决落实和培养“严、实、细、精”的工作作风,靠前指挥,超前组织,理顺管理程序,做到项项工作有人抓,人人身上有事干。
三是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强化内部管理。在管理落实方面公司采用领导干部工作透明化管理。在调度指挥中心门口的公示栏上,从南向北根据三位副总的分管工作依次记录着他们目前的主要工作及完成情况。对厂区现场环境明确分工,分区域责任到每位职工,为创造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加强设备管理,规范操作工艺,为提产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重点核心设备的监护,确保提产过程稳定安全。随着提产到140孔/天,鼓风机转速达到额定转速,个别情况超出临界转速,为保证主体设备的正常运行,化产车间及时行动,每半小时监测一次风机及其配合设备各个监测点的振动值,随时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在做好设备监控维护的同时,随时调整各工段工艺参数(特别是各系统阻力争取最小化)和煤气站气压系统,使煤气达到外送平衡,在此前提下尽量保持煤气外送系统阻力最小,从而达到风机的良性运转。煤气量由之前最高1.9万m³/h提至现在3万m³/h。
二是解决了初冷、终冷系统的冷却能力不足而制约焦炭产量及煤气量的增加的问题。车间人员细化冷却器煤气冷却循环水的调节操作,实现勤调、微调达到操作指标。同时,机动科等部门加大监督力度,力促风冷塔填料工作顺利完工,冷却能力得到提升,循环水温下降,煤气及其它生产介质温度得到保障。针对粗苯回收率低的问题经过缜密的现场操作比较,发现洗苯吸收率偏低是其中症结之所在。化产车间领导立即调整操作工艺,开启两台富油泵和一台贫油泵,使循环量增加20m3/h,在稳定提高洗油循环量的基础上,三班密切配合抓终冷操作,动力车间保证供应蒸汽的稳定,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工作,粗苯产量得以稳步提升。
三是公司各车间为保增产齐努力。为增加1#装煤车装煤时的稳定性及精确性,电仪车间和机修车间共同配合对1#推焦车燕尾套更换,并安装“行程控制器”,保证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为保证外送煤气的稳定正常,针对压缩机二、三级冷却器经常堵塞现象,煤气站相关人员积极采取热吹与逐件清洗的办法,及时疏通管道,从而保证外送煤气正常稳定。
三、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多措并举促生产
为顺利达到公司2015年生产目标中4—6月焦炭3500吨/天这一目标,公司领导班子大胆决策,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积极想办法、努力找点子,从上而下转变工作作风。
一是领导下现场,深挖内部潜力。生产技术部与机电设备部负责人到焦炉现场对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后,对焦炉煤箱的前拦板前移450mm,使入炉煤每箱增加1吨。同时生产技术部严格控制生产指标、细化操作工艺流程,大大缩短了结焦时间,使出炉周转时间提前了12个小时,使焦炉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之前焦炉日产最高达120孔,已是生产上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但现在通过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由原来每天出焦100孔逐步增到140孔,最多时达到145孔,达到96.7%的产能。吨焦设备消耗材料费降至现在的5.7元。截至五月底前焦炭日产已达到3650吨,创麟源煤业投运以来最高新。
二是着力环保,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努力实现废气、废水等零排放。今年大力实施十二个技改项目,总投资7000余万元,全部投入使用后年创效益5000余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以先进技术支持,达零排放标准。目前公司引进国内先进的装煤、出焦系统及除尘设备的改造,采用全国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使装煤出焦效果高于国家环保要求。如此装置投入行后,将打破传统的高耗能、高维护、效果不好的地面除尘站,此项目近期开工。废气脱硫脱硝项目,是国内新兴的项目,公司焦炉产生的废气通过脱硫脱硝后,将大大低于国家新标准的要求,达到超低排放或者零排放。
这些只是麟源公司生产上的一个个小的缩影,为了达到提产、高产、稳产的目的。麟源公司的全体人员保持着团结奋进的精神,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为了顺利完成公司制定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每项工作,确保企业健康有序稳步发展。(羿神能源公司 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