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离散点云数据的RE/CAD快速复合建模技术。开发了面向大型覆盖件模具及工件的三维重构软件,实现了由RE测量点云数据直接复合构造三维CAD模型,解决了RP&M集成制造的瓶颈问题。
(2)面向RT的RP原型设计。面向RT的原型必须考虑后续的模具制造工艺以及工艺和精度集成问题,为此开发了基于STL模型的数据集成工具软件和面向RP/RT工艺与精度集成的STL模型再设计软件。
(3)金属喷涂覆盖件模具快速制造工艺、设备和材料。采用该方法可以大大缩短大型板料冲压模具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采用特殊工艺,模具表面状态可以接近钢模具。既可用于样车试制又可以为钢模具CNC制造提供可靠的设计数据。提供一套基于SL原型的金属喷涂大型模具快速制造集成系统,
(4)基于RP原型和消失模铸造的近净成形金属铸造模具快速制造集成工艺。提供消失模铸造用中空蜂窝状SL原型的设计软件。可焙烧气化SL树脂。以及模具铸造精度控制的方法。
(5)刀切法LOM技术实现大型、精密无拼接快速原型制造。提供一套刀切法LOM快速原型制造设备及成熟的工艺方法。
(6)化学液相金属微滴沉积直接制模系统。该方法应用的是化学反应原理,在未成型以前金属以常温液相离子形式存在,容易控制,可以获得高精度原型。提供原型样机一台,能直接成型零件或金属模具,模具精度达到±0.1mm。
项目可行性分析:当前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开发速度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模具是新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汽车、家电、仪器仪表和电子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要依靠模具成形。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汽车工业是我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2000年国内汽车总产量206.9万辆,其中轿车60.5万辆,到2005年将分别达到270~300万辆和110~120万辆,汽车工业是模具行业的最大用户,在工业发达国家,汽车模具占整个模具市场的一半左右。多年来,汽车覆盖件模具一直是制约我国轿车工业发展的瓶颈。预计“十五”期间,我国平均年需求汽车模具15个当量车型,其中大中型覆盖件模具3900付以上,合936万工时,市场价值在20亿元左右,而目前我国大、中型汽车模具生产能力只有500万工时/年,满足率为53.4%。塑料件在汽车中的使用已越来越普遍,汽车的塑料件件数和总重量在不断增长,按2005年汽车产量为300万辆计算,当年共需各种配套塑料30万吨,而目前生产能力只有20万吨左右,加上配件所需,产需矛盾更大。因此,该项目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从目前国内外RP技术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发展状况来看,快速成形集成制造系统的研究目标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对于大中型模具快速开发和制造具有重大的技术和经济价值。在欧洲和美国,普遍采用锌基合金、铝合金和高强度环氧树脂制造试验用模具或小批量生产用模具。本项目采用金属喷涂快速模具制造工艺,可使大型板料冲压模具制造周期缩短到4~6周,模具制造成本只有锌基合金模具和环氧树脂模具的1/4~1/2左右,且模具表面硬度要高得多,采用特殊工艺,模具表面状态可以接近钢模具。
因此,这种快速模具不仅可以支持200辆样车开发,而且修模后合格模具的数据可以通过快速反求系统重构三维CAD模型,直接转换为CNC加工程序,能使钢模具加工一次成功。本项目已经得到“十五”国家科技攻关专向经费200万元,陕西省科技厅资助100万元,西安交通大学自筹100万元,三项共计400万元的科研及成果推广专向资金。课题负责人卢秉恒教授先后主持了多项“863”、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成功的实现了激光快速成型机的产业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和产业化的成功经验。西安交通大学与美国Drexel大学在可控化学液相沉积法(SCLD)制造技术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研究,目前已经在微型机械零件加工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实现数据集成和工艺集成具有创新性,无商用软件可参考,作为SL法设备及RT设备的开发完成单位,在RE与RP的集成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可以避免此项风险。在工程实施及应用推广方面,本项目将与重庆长安汽车公司密切合作。因此,该项目的实施从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都将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项目优势:市场发展前景很好、产品或工艺创新性突出、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显著
现处阶段:批量生产阶段
负责人:卢秉恒
所在院所:机械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
通讯地址: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710049
E-mail:
联系人:卢秉恒
电话:029-82668936
传真:029-82660114